近日,由拉薩市委宣傳部主辦的“倡導全民閱讀,建設‘書香拉薩’”系列閱讀活動——西藏大學教授德拉才旦編譯,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話說西方現代藝術》新書分享會在雪域書香舉行。
阿來的《西高地行記》由“故鄉春天記”“嘉絨記”“貢嘎山記”等九記組成,近二十萬字。
邊關對孩子們來說是遙遠而陌生的秘境。盧一萍的長篇軍旅題材報告文學《雪線上的邊關》,寫出了一個真實的邊關世界,滿足了孩子們的好奇與向往。
今年以來,西藏圖書館積極打造青年閱讀圈,推進城市閱讀公共設施建設,不斷提高閱讀活動的豐富性、貼近性、互動性、廣泛性。
作為進藏20余次的作家,徐劍與西藏這片神奇土地有著不解之緣。對于他來說,西藏不是單純的地域版圖或旅游目的地,而是他生命歷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作的一個重要源泉。
《藏西筆記》是高寶軍書寫西藏的散文集,分為六輯,分別是《進藏記》《在普蘭》《跨國情》《見行錄》《家春秋》以及《藏西行》。
對作家楊志軍來說,最近3個月過得有些忙碌。茅盾文學獎揭曉,他的小說《雪山大地》榜上有名,數不清的采訪、祝賀就此紛至沓來。
11月16日,《藏醫藥文獻大全》首發暨贈書儀式在西藏藏醫藥大學舉行。
11月19日晚,“2023中國文學盛典·茅盾文學獎之夜”上,楊志軍走上頒獎舞臺,領受文學榮光。
他談到來烏鎮領獎的感受,談到他的文學原鄉青藏高原對自己的意義,以及自己如何從生態小說的寫作,轉向敘寫父輩們的生命史與青藏高原發展史,探索時代巨變中建設者的心路歷程。
11月19日晚,“2023中國文學盛典·茅盾文學獎之夜”在茅盾故里浙江桐鄉烏鎮隆重舉行。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楊志軍、喬葉、劉亮程、孫甘露、東西在盛典上領受中國文學最高榮譽。
11月17日,由中國作協主辦的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家座談會在浙江桐鄉召開。與會獲獎作家、評論家和出版社代表,從獲獎作品出發,圍繞如何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攀登新的文學高峰探討交流。
據了解,墨脫縣智能圖書館蓮花書屋總建筑面積421平方米,總投資約300萬元,目前館內藏書一萬余冊。
近日,在西藏職業技術學院教學行政樓二樓的讀書室里舉行了一場特別的讀書會。在讀書會上,每個學生回憶著第一次見到時任西藏職業技術學院黨委書記、西藏自治區老西藏精神研究會顧問采守寬時發生的對話。